新教...
基督基督教中的耶稣童身胎受难复活升天书卷Books of the Bible正典旧约全书新约全书圣母玛利亚圣若瑟十二宗徒圣伯多禄圣保禄教父使徒統緒教會四特徵五大牧首早期传播年表君士坦丁大帝大公会议奥思定東西教會大分裂十字军东征托马斯·阿奎那宗教改革反宗教改革依納爵·羅耀拉馬丁·路德讓·喀爾文俄羅斯東正教分裂活動大覺醒運動普世教會合一運動启发课程艺术音乐礼仪布道祈祷神秘主义诺斯底与其他宗教Christianity and other religions历法宗教象征Christian symbolism批评宗座聖殿主教座堂教堂小圣堂修士修女輔祭平信徒牧师長老傳教士/宣教師/傳道師
西方基督教基督教新教基督教教會與教派
西方基督教天主教宗派16世紀神學家馬丁·路德喀爾文慈運理宗教改革羅馬天主教東正教基督宗教歐洲無宗派教會因信稱義聖經聖統制具有祭司的職分聖餐觀五個唯獨拉丁文抗議1529年神聖羅馬帝國異端天主教會德意志宗教改革信義宗德意志丹麥挪威瑞典芬蘭拉脫維亞愛沙尼亞冰島加爾文匈牙利荷蘭蘇格蘭瑞士法國英國國王亨利八世英格蘭宗教改革神學信義宗歸正宗聖公宗浸信宗重浸宗循道宗復臨宗二十世紀五旬宗靈恩宗非宗派教會獨立教會歷史發展的緣故華人羅馬天主教拉丁文神聖羅馬帝國查理五世宗教改革薩克森選帝侯王公帝國自由市中文教授神父馬丁·路德教廷贖罪券宗教改革修道院威登堡大學聖經羅馬書贖罪券教宗羅馬書加拉太書拉丁文九十五條論綱德意志宗教改革教宗良十世上諭異端破門律神聖羅馬帝國沃木斯議會查理五世異端薩克森選侯腓特烈三世宗教改革英國威克里夫羅拉德派波希米亞揚·胡斯義大利撒佛那洛拉馬丁·路德德意志宗教改革運動日内瓦加爾文歸正運動英國聖公會天主教東方基督教天主教宗教戰爭奧格斯堡和約威斯特伐利亞和約教隨國定原則德意志北歐歸正宗瑞士荷蘭蘇格蘭神學家神學清教徒革命加爾文主義聖公宗長老會公理會浸信會公誼會美洲加尔文主义阿米念主义信義宗进化论理性主义唯物觀基督教社會主義自由主義神學浸信会长老会基督教基要主义卫理公会靈恩運動聖潔運動虔敬主义三位一體聖經原罪最後審判東正教因信稱義信徒皆祭司教宗聖統制聖傳五個唯獨信心替人類受罰單單以上帝所賜的信心上帝恩典新約聖經保羅聖靈祭司福音中保面前福音再次降臨聖事洗禮聖餐馬太福音第26章獨身清規聖公宗聖公宗大公教會信義宗卫理宗港澳長老制歐洲瑞典芬蘭挪威德國主教制代議議會基督教改革宗長老會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韓國基督長老教會会众制慈運理牧師浸信會公理會神召會聖經神職人員探題識字率英格蘭蘇格蘭北歐瑞典哈佛大學耶魯大學賓夕凡尼亞州擔任領導角色阿米希人政教分離政治福音派路德宗羅馬書13:1羅馬書13:5使徒行傳5:29呼召悔改羅馬書13:3,4提摩太前書2:2約翰·克爾文民主共和日內瓦克爾文宗荷蘭蘇格蘭英格蘭神權民主暴民政治政教分離民主共和民主選舉共和政教合一克尔文主义英國清教徒北美麻塞诸塞再洗礼派政教分离英國政府英國君主英國聖公會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政教合一基督教史白人農莊黑奴種族隔離浸信會美南浸信會美北浸禮會福音派共和黨墮胎民主黨
新教 |
---|
宗教改革 |
大觉醒运动 |
历史 |
文化 |
地域人口 |
普世教会 |
批评及迫害 |
主要派别 |
其他派别 |
跨派别运动 |
|
相关运动 |
|
新教(Protestantism),又稱基督新教,是西方基督教中不屬於天主教體系的宗派之統稱[1],源於16世紀神學家馬丁·路德、喀爾文、慈運理等人所領導的宗教改革運動[2],與羅馬天主教、東正教並列為基督宗教三大分支。一些既不屬於天主教,亦與歐洲宗教改革沒有歷史淵源的教會,例如無宗派教會,也被視為新教[3][4]。新教強調「因信稱義」,認為人要得到上帝拯救,唯獨憑藉信心[5]而不是靠善行[6][7]。新教以《聖經》為信仰之唯一依據[8],反對天主教聖統制[9][10][11],更相信所有信徒都具有祭司的職分[12]。新教各宗派在聖餐觀等神學問題持不同看法[13],但普遍以「五個唯獨」為信仰核心思想。[14]
對新教的稱呼,源自拉丁文「protestatio」,意為「抗議」,源於1529年神聖羅馬帝國宣布路德為異端之後所引起的強烈抗議[15]。其實在路德之前已經有多位宗教改革家嘗試改革甚至脫離天主教會,但最後直至路德的德意志宗教改革才獲得成功。[16]16世紀信義宗信仰由德意志傳入丹麥、挪威、瑞典、芬蘭、拉脫維亞、愛沙尼亞和冰島[17],另一位宗教改革家加爾文的思想亦傳入匈牙利、荷蘭、蘇格蘭、瑞士和法國[18]。同時期,英國國王亨利八世帶領當地教會脫離天主教會獨立,亦開展了英格蘭宗教改革。[19]
新教成功發展出其獨特文化,為人類在教育、人文 、科學、政治和社會秩序、經濟、藝術等領域帶來重大貢獻。[20]有別於天主教和東正教,新教在神學和教會體制上沒有單一組織架構或領導,教內主要宗派包括信義宗、歸正宗、聖公宗、浸信宗、重浸宗、循道宗、復臨宗等,還有二十世紀以後才出現的五旬宗、靈恩宗等。[21]全球各地興起的獨立教會、[4]許多非宗派教會或獨立教會,廣義上也被視為新教。[22]現時全球約有十億新教徒。[註 1][24][25]
因歷史發展的緣故,華人社會普遍以「基督教」一詞直接稱呼新教,直稱羅馬天主教為「天主教」。[26][27]
目录
1 詞源
2 宗教改革
2.1 教派的形成
2.2 神學的發展
3 教義
3.1 五個唯獨
3.1.1 唯獨信心
3.1.2 唯獨恩典
3.1.3 唯獨聖經
3.2 信徒皆祭司
3.3 耶和華最後審判
4 聖禮
5 組織制度
5.1 主教制
5.2 長老制
5.3 会众制
6 宗派
7 宗教運動
8 新教文化
8.1 政教關係
8.1.1 信義宗
8.1.2 歸正宗
8.1.3 浸礼宗
9 注释
10 参考文献
10.1 引用
10.2 来源
11 延伸閱讀
12 外部連結
13 参见
詞源
西方對新教的稱呼源自拉丁文「protestatio」,意為「抗議」[註 2],這個詞源可追溯到1529年神聖羅馬帝國第二次許佩爾會議,當時神聖羅馬皇帝查理五世藉會議推翻了1526年第一次會議的決定,重申帝國境內只可以信奉天主教,並進一步鎮壓馬丁·路德等宗教改革勢力。查理五世此舉最終引起會議內改革派強烈反彈,支持馬丁·路德的薩克森選帝侯等六位王公和十四個帝國自由市代表在會中宣讀了一篇名爲《抗議》的文件,自此教會的改革派就被稱爲「抗議派」[29][30][31],而新教在中文的典籍中,往往亦有「抗羅宗」、「改革教」、「更正教」、「歸正教」等舊式稱呼。[32]兩岸三地普遍以「基督教」一詞直接稱呼新教。[27]「新教」這學術名稱為是對應歷史上的「舊教」天主教。[26]
宗教改革
新教的出現,源於神學教授兼天主教神父馬丁·路德對教廷販賣贖罪券活動的批判,贖罪券後來也成為宗教改革的導火線。[33]
其實,路德自1505年進入修道院之後,便經歷信仰、靈性上很大的掙扎,「自覺罪孽深重,無法得到上帝的喜悅」。[34]直至他在威登堡大學教授聖經,從鑽研《羅馬書》第一章17節「義人必因信得生」中,深深領會到罪人不能靠自己的努力去換取上帝的拯救,而且靠賴上帝的「恩典」。[35]學者認為,從那一刻開始,路德才得到心靈上的釋放。[36]
16世紀初,贖罪券盛行並出現濫發情況,[37]天主教教宗宣佈任何人購買贖罪券即可獲得赦罪和拯救。路德堅持教宗的立場明顯違反《聖經》真理,認為這與上帝在《羅馬書》和《加拉太書》中的啟示有很大出入。[38]1517年10月31日,路德以拉丁文撰寫《關於贖罪券的意義及效果的見解》(亦稱《九十五條論綱》),並張貼於威登堡城堡教堂的門上,望能引起學術界及教會領袖的關注和討論。路德此舉掀起影響深遠的德意志宗教改革運動。1520年6月15日,教宗良十世發布上諭,宣告路德為異端。1521年1月3日,教廷正式將路德處以破門律,開除教籍。4月中,路德在神聖羅馬帝國沃木斯議會中受審,當時他堅持除非以聖經證明他有錯,否則拒絕撤回主張。4月20日,神聖羅馬皇帝查理五世宣佈路德為「異端」,一個月後更聯同國會向路德下通緝令。薩克森選侯腓特烈三世隨即安排路德在瓦爾特堡的城堡中避難。避難期間,路德為了讓平民百姓也能閱讀上帝的話,致力用淺白易明的德文翻譯原文聖經。1530年,教宗威脅用武力鎮壓支持路德的信徒(即後來的路德宗,又稱信義宗),從此被逼脫離天主教會。[39]
教派的形成
新教的抗議精神可以追溯至14世紀的一些宗教改革先行者,英國的威克里夫派以及羅拉德派、波希米亞的揚·胡斯派和義大利的撒佛那洛拉的信徒。16世紀20年代,馬丁·路德在德意志發起了宗教改革運動,迅速的席捲了整個德意志,在日内瓦,加爾文的歸正運動更進一步的加深了宗教改革的影響。
同期英國聖公會成立了,有很多人認為是新教運動的一部分,但一部分人認為仍然屬於廣義舊教,與天主教或東方基督教相似的古老教會。
到了16世紀中葉,主要宗派都與天主教抗衡。因著教權與王權的權利爭奪,新教在形成的過程中受到許多民族國家或世俗政權的支持與保護。在宗教戰爭後,根據隨之而签訂的合約,如1555年《奧格斯堡和約》與1648年《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確立的教隨國定原則,形成了新教在歐洲的佈局,信義宗分佈於德意志以及北歐諸國;歸正宗為瑞士、荷蘭以及蘇格蘭。
16世紀末到17世紀,新教的主要宗派在教會的組織與崇拜儀式上已有基本雛形。對於教義的認定上經過長期的爭論也逐漸成為體系。新教的神學家編寫了大量的神學著作。17世紀中葉,英格蘭的清教徒革命要求以加爾文主義改革妥協保守的聖公宗教會,把新教運動又推進了一步,產生了脫離聖公宗的新教派,如英格蘭的長老會、公理會、浸信會、公誼會等等。隨著移民美洲,新教也成為美洲宗派的大宗。
神學的發展
宗教改革之后,在英美世界的新教教会主要有两大对立神学思想:加尔文主义和阿米念主义,在德国和北欧国家的新教教会主要接受信義宗神学。19世紀进化论在歐洲兴起,理性主义蓬勃發展,某些知识分子开始认为圣经中的神迹奇事不合理性而加以拒绝。20世纪,在唯物觀衝擊影響下,新教在正統教義之外陸續出現了基督教社會主義和自由主義神學等非正統神學思潮。为对抗自由主义神学对正统教义的冲击,浸信会和长老会内部兴起了基督教基要主义运动。另外,在卫理公会中发展出靈恩運動、聖潔運動等,在信義宗教会中曾发展出虔敬主义运动。
教義
基督新教與天主教均繼承普世教會歷史上許多傳統教義,如「三位一體」、[40]《聖經》作為上帝的啟示、[41]「原罪」[42]與「最後審判」等等,[43]但有別於天主教和東正教,新教在行政上沒有單一組織架構或領導,而且在教義上強調「因信稱義」、[5][7] 「信徒皆祭司」,[44] 以聖經作為最高權威,[45] 亦因此否定以教宗為首的聖統制[9][10][11]、拒絕天主教教條中關於聖傳與聖經具同等地位的教導[註 3][46]。
五個唯獨
新教各宗派間教義不盡相同,但一致認同「五個唯獨」[47][48]:
- 唯獨恩典(Sola Gratia):人的靈魂得拯救唯獨是神的恩典,是上帝送給人的禮物。
- 唯獨信心(Sola Fide):人唯獨藉信心接受神的赦罪、拯救。
- 唯獨基督(Solus Christus):作為人類的代罪羔羊,耶穌基督是人與上帝之間唯一的調解者(「中保」)。
- 唯獨聖經(Sola Scriptura):唯有聖經是信仰的終極權威。
- 唯獨上帝的榮耀(Soli Deo Gloria):唯獨上帝配得讚美、榮耀。
唯獨信心
新教認為,聖經已表明人得救的唯一途徑是相信主耶穌基督為救主。「唯獨信心」也可稱為「因信稱義」(“因信”即是「凭借信心」,而“称义”則是「被上帝判為無罪」)[49][50],是整個信仰的核心思想[51]。新教相信,上帝因著耶穌已替人類受罰而免去人的罪,[52][53]而人是單單以上帝所賜的信心,去接受這個赦罪。[54]一個人得拯救,完全是出於上帝的恩典,而不是出於人的善功、行為[55][5],這有別於東正教[註 4]與天主教[註 5]認為人除信心外亦必須加上善功才能得救之教義[56][57]。
在《新約聖經》中,保羅強調:
你們得救是靠著恩典,藉著信心。這不是出於自己,而是 神所賜的;這也不是出於行為,免得有人自誇。
— 《以弗所書》第2章第8-9节
因為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神的榮耀;如今卻蒙神的恩典,因基督耶穌的救贖,就白白的稱義。神設立耶穌作挽回祭,是憑著耶穌的血,藉著人的信,要顯明神的義;因為他用忍耐的心寬容人先時所犯的罪,好在今時顯明他的義,使人知道他自己為義,也稱信耶穌的人為義。既是這樣,哪裡能誇口呢?沒有可誇的了。用何法沒有的呢?是用立功之法嗎?不是,乃用信主之法。
— 《羅馬書》第3章第23-27节
做工的得工價,不算恩典,乃是該得的。唯有不做工的,只信稱罪人為義的神,他的信就算為義。
— 《羅馬書》第4章第4-5节
另一方面,新教亦認為,雖然耶穌基督為所有人死,不信的人將失去耶穌基督為他們贏取的赦罪。[58]
不信的人罪已經定了,因為他不信神獨生子的名。
— 《約翰福音》第3章第18节
信子的人有永生,不信子的人得不著永生,神的震怒常在他身上。
— 《約翰福音》第3章第36节
你們若不信我是基督,必要死在罪中。
— 《約翰福音》第8章第24节
唯獨恩典
新教徒認為,赦免、生命和救恩臨到罪人身上,完全是上帝所賜的禮物,是上帝差遣聖靈進入人的心裡作工,叫人改變心意(悔改)、認罪並信靠主耶穌基督[59][60]。藉著信心所接受的,是上帝的恩典(禮物)。恩典與信心都是和「行為得救」、「行為稱義」對立的:[61]
既是出於恩典,就不在乎行為;不然,恩典就不是恩典了。
— 《羅馬書》第11章第6节
聖經也教導:
我們既因信稱義,就藉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得與神相和。我們又藉著他,因信得進入現在所站的這恩典中,並且歡歡喜喜盼望神的榮耀。
— 《羅馬書》第5章第1-2节
神救了我們,以聖召召我們,不是按我們的行為,乃是按他的旨意和恩典。這恩典是萬古之先,在基督耶穌裡賜給我們的
— 《提摩太後書》第1章第9节
唯獨聖經
「唯獨聖經」即是「唯獨以聖經為依歸」,新教徒相信聖經全都是上帝的默示及無誤的真理,是上帝啟示的唯一來源、教會的最高權威,沒有任何人或傳統可以替代:[62][63]
所吩咐你們的話,你們不可加添,也不可刪減,好叫你們遵守我所吩咐的,就是耶和華你們神的命令。
— 《申命記》第4章第2节
凡越過基督的教訓不常守著的,就沒有神;常守這教訓的,就有父又有子。若有人到你們那裡,不是傳這教訓,不要接他到家裡,也不要問他的安。因為問他安的,就在他的惡行上有份。
— 《約翰二書》第1章第9节
新教徒認為聖經更是所有人在信仰和生活上的最高準則,「人當以訓誨和法度為標準。」[64] 教會要作牧養及施行教會紀律只能依從聖經內的教導而行,亦不可以修改或曲解聖經任何字詞內容來迎合屬世的需要[62]:
若有講道的,要按著神的聖言講
— 《彼得前書》第4章第11节
這聖經能使你因信基督耶穌有得救的智慧。聖經都是上帝所默示的,於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叫屬上帝的人得以完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
— 《提摩太後書》第3章第15-16节
信徒皆祭司
「信徒皆祭司」,是指所有信徒都擁有祭司的職分,[65]傳上帝的福音。[44]《彼得前書》二章9節向基督徒指出:
惟有你們是被揀選的族類,是有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度、是屬神的子民
基督新教認為所有信徒都可透過中保耶穌基督,直接地、沒有等級地去到上帝的面前[66],他們都是福音的使者或僕人,而上帝的旨意就是要所有基督徒跟別人分享救恩的信息[67][44],即「福音」——上帝藉耶穌的犧牲赦免世人罪孽[54]的好消息[68]:
要叫你們宣揚那召你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
— 《彼得前書》第2章第9节
耶和華最後審判
新教認為,基督耶穌再次降臨世上的時候,要坐在寶座上審判全人類:[69]
萬民都要聚集在他的面前;他要把他們分別出來,好像牧羊的分別綿羊山羊一般。
— 《馬太福音》第25章第32节
使徒保羅亦指出,基督耶穌就是那位將來在「他的顯現和他的國度」裏,「審判活人死人」的。[70]新教相信,在審判當日,耶穌基督要將眾人(包括活著的和從死裏復活的)分為兩群。至於人被審判的標準,新教認為,耶穌已清楚指出非信徒因為棄絕祂和祂的福音,就會被定罪:[71]
棄絕我不領受我話的人,有審判他的;就是我所講的道,在末日要審判他。
— 《約翰福音》第12章第48节
人若拒絕行上帝所喜悅的事,等於為「不信」提供證據。[71]
聖禮
基督教 系列條目 | ||||||
---|---|---|---|---|---|---|
| ||||||
| ||||||
神学
| ||||||
| ||||||
相关专题
| ||||||
| ||||||
Portal:基督教 | ||||||
与天主教的聖事觀很不同,一般來說新教只承認洗禮和聖餐兩个聖禮[72] (浸信會、播道會和宣道會等視為「定例」)。主餐被視為聖禮之一是因為根據新約聖經中《馬太福音》第26章第26-29节記載,有關主耶穌在最後晚餐中說過的話:「他們吃的時候,耶穌拿起餅來,祝福,就擘開,遞給門徒,說:『你們拿著吃,這是我的身體;』又拿起杯來,祝謝了,遞給他們,說:『你們都喝這個;因為這是我立約的血,為多人流出來,使罪得赦。但我告訴你們,從今以後,我不再喝這葡萄汁,直到我在我父的國裡同你們喝新的那日子。』」新教神學認為耶穌基督清楚吩咐信徒施行洗禮和聖餐禮:
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做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
— 《馬太福音》第28章第19节
你們...應當如此行,為的是紀念我。
— 《路加福音》第22章第19节
組織制度
新教的教會,一般有三種制度:主教制、長老制和會眾制。一般來說,会众制比較多教會採用。
主教制
主教制源自天主教的主教制度,幾乎和天主教的主教制度一模一樣,唯一不同的是神職人員沒有獨身清規,亦可以結婚。天主教的主教制是在使徒们去世后于第二、三世纪兴起的主教制度,所以可以說主教制是整個基督宗教中歷史最悠久的神職人員制度。
現在行主教制的新教教會已經很少,聖公宗就是沿用主教制,從教会制度和禮儀上看來,聖公宗基本上屬大公教會傳統。信義宗和卫理宗則由各區會自行選擇使用主教制還是長老制;在港澳,路德会和卫理公会就選用了長老制。然而,在歐洲,例如瑞典、芬蘭、挪威、德國等地,他們則通常採用主教制。
長老制
長老制,或稱代議制、議會制,是一個以議會形式管理區會的制度。議會內的成員由各教会選出長老,代表該教会出席會議。顧名思義,長老會就是採用長老制的教會。採用長老制的教會有基督教改革宗長老會、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韓國基督長老教會等。
会众制
会众制,又稱公理制,源自於神學家慈運理的主張,就是主張各教会獨立,教会的牧師為教會內最高的決策者,並由會眾決議一切教會的內部事務。很多教會採用会众制,例如浸信會、公理會和神召會等,以及不少獨立教會。一些会众制的教會,在地區上也有一個沒有什麼實際作用和權力的聯會,以聯繫該宗派的和各教会。
会众制有一個缺點,就是教會之間的交往和合作较少,意見或有差距,最後甚至會使一些教會脫離其宗派獨立;但也有一个优点,就是并非铁板一块,所以不会产生一坏俱坏、一损俱损、全盘堕落的重大后果。
宗派
現時基督新教中,會眾人數較多的宗派包括:
信義宗(又稱路德宗)
歸正宗(又稱喀爾文宗、改革宗,包含長老宗)
浸信宗(又稱浸禮宗)
聖公宗(又稱安立甘宗)
循道宗(又稱衛理宗)
重浸宗(又稱重洗派、再洗禮派, 包含阿米希人、胡特爾派及門諾會)
五旬宗(又稱神召會)- 靈恩宗
- 復臨宗
- 普利茅斯弟兄會
- 摩拉維亞弟兄會
- 貴格會
- 宣道會
宗教運動
现代基督新教中有影响很多宗派的三大运动:
基要派运动
福音派运动- 灵恩派运动
新教文化
宗教改革本身雖為宗教運動,但亦為人類生活各範疇,包括婚姻和家庭、教育、人文與科學、政治與社會秩序、經濟和藝術帶來深遠影響。[20]新教容許神職人員自行選擇結婚或獨身,[73]從1950年代開始亦陸續有女性擔任教牧工作。
宗教改革家希望所有信徒都能夠自行閱讀聖經,而非透過神職人員講授探題,因此新教大力發展教育,希望教育不同階層藉此提高識字率。直至18世紀中期英格蘭的識字率達到60%,而蘇格蘭的識字率更達65%,在當時北歐,瑞典八成男性和女性能夠閱讀和書寫。[74]新教更建立無數大學院校,例如北美清教徒於17世紀成立哈佛大學,18世紀亦成立著名的耶魯大學,賓夕凡尼亞州更成為了著名學術中心。[75][76]美國新教徒在社會各領域,包括政治、商業、科學、藝術和教育等都擔任領導角色。
政教關係
新教因各宗派各有教義,對政教的關係的立場大都不太相同。從應該與普世政府隔絕的阿米希人,到認同政教分離,但普遍沒有抗拒參與或組織政治活動,到後來福音派教會自1980年代起,動員要求信徒基於其教會的信仰價值觀去支持某個特定政黨和要爲某政治人物候選人作志願者幫忙;一般來說,他們反對政府影響教會的信條,尤其在宗教信仰自由的層面上。
信義宗
信義宗(路德宗)信徒認為不僅教會,國家、政府,都是上帝所設。「凡掌權的都是上帝所命的」(羅馬書13:1)。认为基督徒因為良心的原故,要順服管轄他們的政府(羅馬書13:5),除非政府命令他們不順從上帝(使徒行傳5:29)[77]。同時,信義宗主張政教分工,相信上帝給予教會及國家不同的責任。教會的責任是呼召罪人悔改,宣佈赦罪,和鼓勵信徒能過合乎上帝心意的生活; 國家的責任是:維持良好的秩序及和平,懲罰犯錯的人和安排一切社會大小事務(羅馬書13:3,4)讓一個國家的公民「可以敬虔端正,平安無事的度日」(提摩太前書2:2)[77] 信義宗相信國家、政府是藉着法律及賞罰去達致她被委派的責任。這些法律及其中的賞罰是在理性思維的亮光下設立及執行的(羅馬書13:4)。理性思維的亮光包括對上帝、律法的明明可知的知識和良心[77]。信義宗相信只有教會及國家(或政府)各自在上帝給予的特定範圍中運作,及使用上帝交託的工具的情況下,才會有合宜的政教關係。當國家執行其責任時,教會不應行使其公民權利或加以阻礙。信義宗認為政府不應成為福音的使者,或阻礙教會傳福音的使命。教會不應企圖使用社會的公民法及武力去引領人歸信基督。國家不應尋求以福音作為治理的工具。另一方面,只要教會及國家保留在其特定的範圍內和使用交託給她們的工具,她們可以互相合作[77]。
歸正宗
約翰·克爾文在宗教改革後一直居住在民主共和的日內瓦,自己也主張克爾文宗(歸正宗)教會實行比主教制民主得多的長老制,這種制度影響荷蘭、蘇格蘭和英格蘭等地區。克爾文強調神權,不完全贊成民主,因為他認為這很容易淪為暴民政治,使社會失去目標和秩序。他認為任何政治制度都必須確保社會能朝向神聖目標進發。所以可以說,他不是完全贊成政教分離。克爾文所設計的民主和共和的教會組織形式,要實行民主選舉与神權共和。在克爾文的領導下,日內瓦成為政教合一的神權共和國和宗教改革的中心。后来持守克尔文主义的人士,往往也喜欢政教合作的关系,不愿政府与教会严格的分离,而希望能彼此合作,比如信奉克爾文宗的英國清教徒移居北美之后,曾在麻塞诸塞殖民地建立了政教合作的体制。
浸礼宗
从再洗礼派开始就非常执著地、坚定地支持政教分离的原则,反對像聖公會那样與英國政府維持特殊結合關系的教會(英國君主為英國聖公會的最高領袖),并因此深刻影响了美国建国后的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因著浸信會在美國的影響力極大,不少獨立教會也支持政教分離。
另就新教內部的信徒來說,由於政教合一曾在基督教史上留下血腥記錄,故现今普遍有政教分離的內在意願。後來,因為美國南部為了白人農莊信眾役使黑奴和種族隔離,美國的浸信會分裂成美南浸信會和美北浸禮會,美南浸信會演化成福音派其一教會,要求教會影響政府。
美南浸信會後支持保守派政黨(即共和黨),動員教友參與社會運動,被指是希望團結保守派的教會力量對抗自由派的勢力,以及團結保守派的力量反對衝擊教會價值觀的如墮胎和同性戀權利等民主黨支持的政策,變成為一大政治力量。
注释
^ 包括五億多傳統新教教會成員和四億多獨立教會信眾。[23]
^ 包括英語Protestantism、德语Protestantismus及法语Protestantisme [28]
^ 《天主教教理》(1992)第82條:「兩者都該以同等的熱忱和敬意去接受和尊重(Both Scripture and Tradition must be accepted and honored with equal sentiments of devotion and reverence.)」
^ Stavropoulos, Christophoros, Partakers of the Divine Nature, in Eastern Orthodox Theology: A Contemporary Reader, 頁188, "The work of our theosis, our union with God, is not transmitted to us in some mechanical fashion. Our weakened human nature will not be transformed magically. The change will happen in conjunction with our own efforts. It will be realized with the cooperation of man and God. This subjective aspect of our union provides the way of theosis which we must follow."
^ 《天主教教理》(1992)
第2068條:「眾人因信德、聖洗及遵守誡命而得救」(all men may attain salvation through faith, Baptism and the observance of the Commandments.)」;
第2010條:「在聖神和愛德的推動之下,我們才能為我們自己並為他人賺得為成聖、為增加恩寵和愛德,一如為得到永生有用的恩寵。」(Moved by the Holy Spirit and by charity, we can then merit for ourselves and for others the graces needed for our sanctification, for the increase of grace and charity, and for the attainment of eternal life.)」;
第2027條:「我們能為自己和為別人賺得一切有用的恩寵,為到達永生,和得到必須的世物。」(we can merit for ourselves and for others all the graces needed to attain eternal life, as well as necessary temporal goods.)」;
第2036條:「訓導的權威也伸展到自然律的特殊規範,因為造物主要求遵守的這些規範,為得救是必要的。」(The authority of the Magisterium extends also to the specific precepts of the natural law, because their observance, demanded by the Creator, is necessary for salvation.)」
参考文献
引用
^ Penney, Sue, Christianity, 頁12
^ Protestant - Definition of Protestant in English by Oxford Dictionaries. Oxford Dictionaries - English.
^ Johnstone,Patrick,The Future of the Global Church: History,Trends and Possibilities,頁115
^ 4.04.1 Christian Traditions,Pew Research Center,2011
^ 5.05.15.2 曾祖漢,《基督新教》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全國宗教資訊網,「新教有別於天主教,可以從新教在某些教義和神學的前提上看得出來,馬丁·路德在公元1517年開始宗教改革的運動,他的神學思想起點源於個人的經歷,到底面對公義的神時,人要如何才能夠被接納呢?「因信稱義」(Justification through faith)是路德也是新教的關鍵教義,意思是因著信心的緣故,神把人當作義人(稱義),不是人本身有什麼值得討神喜悅的,而是公義的神在審判的時候不再看人的不完全,而只看到信心的對象,即耶穌基督,雖然世人都無法過一個完美的一生在神面前被稱為義,但是神的兒子耶穌基督過了完美的一生得著了「義」的地位,信徒只要藉著信靠耶穌基督,這個耶穌基督的義就被轉撥到我們身上,因此,神是因著耶穌基督的緣故,稱那些相信之人為義人。」
^ 南亞路德會,《信仰立場》,頁7:「人藉著信心(相信和接受耶穌基督為救主)便可得著這救恩。『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這並不是出於自己,乃是上帝所賜的;也不是出於行為,免得有人自誇。』(弗2:8-9)」
^ 7.07.1 WELS Topical Q&A: Faith and Works
^ 南亞路德會,《唯獨聖經》
^ 9.09.1 WELS Topical Q&A: Peter the first pope?
^ 10.010.1 Jenkins, Paul (2014), The Relevance of Treatise on the Power and Primacy of the Pope for Today's Lutheran Pastor
^ 11.011.1 約翰•加爾文:《基督教要義》(卷三),頁149
^ Melton, J. Gordon, Encyclopedia of Protestantism, 頁xi
^ Dixon, C. Scott. Protestants: A History from Wittenberg to Pennsylvania 1517 - 1740. John Wiley & Sons. 16 July 2010 –通过Google Books.
^ 南亞路德會,《「五個唯獨」簡介》
^ Penney, Sue, Christianity, 頁12
^ Watson, James. Religious Thoughts. iUniverse. 24 June 2014 –通过Google Books.
^ Gassmann, Günther; Larson, Duane H.; Oldenburg, Mark W. 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Lutheranism. Scarecrow Press. 4 April 2001 –通过Google Books.
^ Kuyper, Abraham. Calvinism. Primedia E-launch LLC. 16 January 1899 –通过Google Books.
^ McEntegart, Rory, Henry VIII, the League of Schmalkalden, and the English Reformation, p14
^ 20.020.1 Karl Heussi, Kompendium der Kirchengeschichte, 11. Auflage (1956), Tübingen (Germany), pp. 317–319, 325–326
^ Ellwood, R.S.; Alles, G.D., The Encyclopedia of World Religions, p359
^ Johnstone,Patrick,The Future of the Global Church: History,Trends and Possibilities,頁115
^ Christianity 2015: Religious Diversity and Personal Contact (PDF). gordonconwell.edu. January 2015 [2015-05-29].
^ Osborn,Ian (2008),Can Christianity Cure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A Psychiatrist Explores the Role of Faith in Treatment,頁46,"Almost a billion Protestants in the present day owe their religious identity to Luther's insights."
^ Pack,David C. (2009),Saturday Or Sunday: Which Is the Sabbath?,頁8,"About 1 billion Protestants also observe Sunday."
^ 26.026.1 曾祖漢,《基督新教》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全國宗教資訊網,「廣泛的基督教包含了新教、天主教、東正教以及許多其中衍生的教派,狹義的基督教稱為新教,就是對應舊教(天主教),新教同時有許多的其他的名稱,每個名稱都代表著對天主教的區別和改革,因此新教也稱為抗羅宗或更正教等等,而這個分裂的過程被稱為宗教改革運動。」
^ 27.027.1 《香港年報》第二十章 宗教和風俗
^ Hillerbrand, Hans J., Enclyclopedia of Protestantism, 頁340
^ William, Theodore Alois, The History of the Council of Trent, 頁44
^ Bungener, Félix, History of the Council of Trent, 頁12
^ 施植明,《閱讀巴黎: 建築群象與歷史印記》,頁99
^ 周永健,聖經難題:基督教為何有眾多的宗派?《聖經報‧文摘》
^ Richardson, A., Bowde, J. [ed.], A New Dictionary of Christian Theology, p545
^ 《信義宗教會信徒手冊》,道聲出版社,頁61
^ Hillerbrand, Hans J., The Encyclopedia of Protestantism, p1002, "As early as 1515, while lecturing on Romans, Luther came to see that the individual, because of sinfulness, could not initiate this process of justification. Furthermore—again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ugustine—Luther concluded that the whole idea of facere quod in se est was in reality a Pelagian heresy. By rejecting the notion that the individual has the inherent ability to initiate the process of justification, Luther moved inexorably to challenge the soteriological framework of the via modema."
^ Schwarz, Hans, True Faith in the True God, 頁7-19
^ WELS Topical Q&A, Indulgence sales in the Middle Ages
^ Book by Book: Galatians, What about Jesus?
^ 《信義宗教會信徒手冊》,道聲出版社,頁62
^ 南亞路德會,《信仰立場》,頁3:「祂顯明自己是三位一體的上帝,擁有三個位格。『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太28:19)」
^ 南亞路德會,《信仰立場》,頁11:「我們相信聖經是上帝給所有人的文字啟示。祂在聖經中揭示兩個信息,就是律法和福音。律法宣告什麼是對、什麼是錯,律法警告上帝因為罪要施行懲罰。『所以凡有血氣的,沒有一個因行律法能在上帝面前稱義,因為律法本是叫人知罪。』(羅3:20)福音彰顯上帝的愛;是耶穌把人從罪惡中拯救出來的救恩。『惟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上帝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羅5:8)」
^ 南亞路德會,《信仰立場》,頁18:「我們相信當亞當及夏娃不服從上帝的命令,屈服於撒旦引誘之後,他們便失去了原有聖潔的形象。『就如經上所記:沒有義人,連一個也沒有。沒有明白的,沒有尋求神的。』(羅3:10-11)所有的人都在罪中受孕、出生,心裡只有惡念,這就是人的原罪。『我是在罪孽裡生的,在我母親懷胎的時候就有了罪。』(詩51:5)」
^ 南亞路德會,《信仰立場》,頁68:「我們相信耶穌再臨的時候,這現今的世界將會完結…全世界皆會聽到祂的聲音,所有已死的都要復活,就是說,他們的靈魂會與他們的身體再次聯合起來。『你們不要把這事看作希奇。時候要到,凡在墳墓裏的,都要聽見他的聲音,就出來:行善的,復活得生;作惡的,復活定罪。』(約翰福音5:28,29)與那是活著的,那些復活的將要到這審判的寶座前。所有不信的人會被定罪到永恆的陰間。那些借信心得到基督寶血潔淨的人,將會得榮耀並與耶穌在天上得享上帝的福樂。」
^ 44.044.144.2 《我們所信》,亞洲路德宗神學院翻譯事務社,頁16
^ 南亞路德會,《信仰立場》,頁12-13:「我們相信聖經所說的是整體一致,真實及沒有謬誤的,且是教會最高的權威及指導。『經上的話是不能廢的。』(約10:35 下)。」
^ WELS Topical Q&A: Response to Apostolic Tradition
^ Hindson, Ed及Mitchell, Dan(編), The Popular Encyclopedia of Church History: The People, Places, and Events that shaped Christianity, 頁277
^ Holcomb, Justin, The Five Solas - Points from the past that should matter to you, Christianity.com
^ Keller,Brian R.,Believe it or not: You are forgiven through Christ!,頁7,"The Greek verb for 'justified' means that a judge declares people 'not guilty' of all charges. They are in a constant state of being declared not guilty,'freely by his grace.'"
^ Strong's Greek: 1344. δικαιόω
^ Kling,David W.,The Bible in History: How the Texts Have Shaped the Times,頁120
^ 薛思捷,《聖經要道》,頁44:「耶穌到世上來,是要為世人付出罪的贖價,使人脫離律法的咒詛…耶穌順服天父的一切行動,都是以全人類替身的身份做的。為此,耶穌的工作被稱為替代性的,因為他做了世人的替身。正如因亞當一人犯罪使全人類受害一樣,因耶穌一人的順服也使全人類蒙福。聖保羅這樣記著說:因一人的悖逆,眾人成為罪人;照樣因一人的順服眾人也成為義了。』」
^ 薛思捷,《聖經要道》,頁46:「耶穌完全順服天父,做了罪人的替身,包括代替世人接受罪的懲罰。」
^ 54.054.1 《哥林多後書》5:18-21;《約翰福音》1:29;《羅馬書》1:17
^ 《以弗所書》2:8-9; 《提多書》3:5; 《希伯來書》10:18
^ 《加拉太書》3:2-3
^ WELS Topical Q&A: Salvation By Works Questioned, "The Catechism of the Catholic Church is clear in stating that we merit salvation in part by our works. Read paragraphs 1987 through 2029, note especially 2001, 2002, 2009, 2010, 2019, 2027."
^ 薛思捷,《聖經要道》,頁53:「聖經說過上帝在基督裏面叫世人與自己和好。是否就是說全人類都要得救呢?斷乎不是!耶穌說:『信而受洗的必然得救,不信的必被定罪。』(可十六:十六)人要藉着信心,才可領受到普世救贖的益處。人若不信,就失去享受普世救贖的福份了。」
^ 《哥林多前書》12:3
^ 《提摩太後書》2:25
^ 薛思捷,《聖經要道》,頁54
^ 62.062.1 南亞路德會,《五個唯獨的意義》
^ WELS Topical Q&A: Sola Scriptura, "many passages...state sola scriptura, such as Revelation 22:18-19. If we cannot add anything to the words of Scripture and we cannot take anything away from them, that is Scripture alone."
^ 《以賽亞書》8:20
^ 薛思捷,《聖經要道》,頁94,「耶穌對門徒所吩咐的說話,實在是向所有基督徒說的。彼得寫得很清楚:『惟有你們是被揀選的族類,是有君尊的祭司…』(彼前二:九)彼得這些話是對那些人說的呢?他們就是『分散在本都、加拉太等地』,『蒙耶穌基督寶血所灑,』得以成聖的人。(彼前書一:一至二)也就是彼得在彼前二:五所指的人。他說:『你們也就像活石,被建造成為靈宮,作聖潔的祭司…』這裏所指的是所有的基督徒。他們組成了聖潔和君尊的祭司職。」
^ 《以弗所書》2:17-18
^ 《馬太福音》28:19-20;馬太福音10:32
^ 《我們所信》,亞洲路德宗神學院翻譯事務社,頁2,「上帝...在聖經中揭示兩個信息,就是『律法』和『福音』。『律法』宣告什麼是對、什麼是錯,『律法』警告上帝因為罪要施行懲罰。『福音』彰顯上帝的愛;是耶穌把人從罪惡中拯救出來的救恩,表明了這愛。我們相信整本聖經是以基督為中心。在舊約中,上帝屢次應許一位把人從罪惡死亡及陰間拯救出來的神聖的救贖者。新約中宣告這位應許的救贖者道成肉身,成為拿撒勒耶穌。」
^ 薛思捷,《聖經要道》,頁107
^ 《提摩太後書》四章1節
^ 71.071.1 薛思捷,《聖經要道》,頁108
^ Eppehimer,Trevor,Protestantism,頁64"
^ Melton, J. Gordon. Encyclopedia of Protestantism. Infobase Publishing. 16 January 2018 –通过Google Books.
^ Winkler, Heinrich A. (2012), Geschichte des Westens. Von den Anfängen in der Antike bis zum 20. Jahrhundert, Third, Revised Edition, Munich (Germany), p. 233
^ Clifton E. Olmstead (1960), History of Relig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Prentice-Hall, Englewood Cliffs, N.J., pp. 69–80, 88–89, 114–117, 186–188
^ M. Schmidt, Kongregationalismus, in Die Religion in Geschichte und Gegenwart, 3. Auflage, Band III (1959), Tübingen (Germany), col. 1770
^ 77.077.177.277.3 《我們所信》,亞洲路德宗神學院翻譯事務社,頁18
来源
.mw-parser-output .refbegin{font-size:90%;margin-bottom:0.5em}.mw-parser-output .refbegin-hanging-indents>ul{list-style-type:none;margin-left:0}.mw-parser-output .refbegin-hanging-indents>ul>li,.mw-parser-output .refbegin-hanging-indents>dl>dd{margin-left:0;padding-left:3.2em;text-indent:-3.2em;list-style:none}.mw-parser-output .refbegin-100{font-size:100%}
Roger E. Olson. 《統一與多元的基督教信仰》. 基道. 2006年. ISBN 9789624573077 (中文(繁體)).
Gary Thomas 等 合著. 《簡明基督教史——公元30至70年》. 橄欖. 2009年. ISBN 9789575565787 (中文(繁體)).
延伸閱讀
- Cook,Martin L. (1991). The Open Circle: Confessional Method in Theology. Minneapolis,Minn.: Fortress Press. xiv,130 p. N.B.: Discusses the place of Confessions of Faith in Protestant theology,especially in Lutheranism. ISBN 978-0-8006-2482-8
Dillenberger,John,and Claude Welch (1988). Protestant Christianity,Interpreted through Its Development. Second ed. New York: Macmillan Publishing Co. ISBN 978-0-02-329601-7
- Giussani,Luigi (1969),trans. Damian Bacich (2013). American Protestant Theology: A Historical Sketch. Montreal: McGill-Queens UP.
McGrath, Alister E. Christianity's Dangerous Idea. New York: HarperOne. 2007.
- Nash,Arnold S.,ed. (1951). Protestant Thought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Whence & Whither? New York: Macmillan Co.
Noll, Mark A. Protestantism: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1.
外部連結
查询維基詞典中的新教、Protestant、Protestantism或者evangelical。 |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新教 |
- 《我們所信》
- 为什么基督教会有这么多的教派呢?”
- 教会为何荒凉,信徒为何冷淡?”
- 你关注全能神教会了吗?”
Protestantism (Encyclopedia.com) (英文)
《2008年美國政府國際宗教自由報告》 (英文)
- 《天主教百科全書》Protestantism 条目 (英文)
世界基督教協進會 (英文)
Denominational Periodicals in Hong Kong 香港教會期刊保存計劃 香港浸會大學圖書館 華人基督宗教文獻保存計劃
参见
- 因信稱義
- 宗教改革
- 信義宗
- 馬丁·路德
- 三十年戰爭
- 福音派
- 基督教基要主義
- 中国自立教会
- 中國家庭教會
- 三自爱国教会
- 灵恩运动
- 耶和華見證人
- 摩門教
- 天主教
- 大公教会
- 西方基督教
- 正教
- 基督教派系
- 教会四特征
|
|
|